
张志勇,男,四川简阳人,理学博士,教授,硕导,中共党员,历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教务处处长,组织部部长,现任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四川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内江市“甜城英才”,《生物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生物化学》、《遗传与优生》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主研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Journal of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Journal of Plant Biology》、《Phytotaxa》、《Current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The Journal of Animal & Plant Sciences》《核农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授权专利17项。主编《遗传与优生基础》、《生物化学实验教程》、副主编《遗传学实验教程》。获四川省教育厅首届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内江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

张楠,男,生于1980年12月,山东平度人,中共党员,教授。2010年12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生物技术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防治、中草药与饲料发酵及食用菌种植栽培与营养分析方面的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
先后主持四川省教育改革项目、四川高等学校成果转化重大培育项目等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等4项,主讲《发酵工程》《微生物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athogens》《Botanical Studies》《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微生物学报》《核农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学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批植物新品种1个;主编《生物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生物课》;生命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张楠同志工作室荣入选四川省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教学管理者、优秀教师、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指导大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等。

陈发军,男,生于1984年4月,四川江油人,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四川省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植物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植被恢复与群落构建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研究。
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主持省级、市厅级等各类科研和教育教学项目10余项;主讲《植物学》《动植物学野外实习》等课程;在《Plants》《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应用生态学报》等SCI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3项,以及省级“优秀指导教师”、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指导大学生获“创青春”四川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谢碧文,女,生于1968年7月,四川资中人,九三学社社员,教授。1990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2002年6月、2004年9月-2008年6月先后于西南大学动物学和水生生物学专业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水产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动物形态与发育、渔业生物学研究。
先后承担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重庆市重点攻关项目、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预算(亲本更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承担内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四川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四川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等教学研究项目10项;主讲《动物学》《解剖与生理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水生生物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获内江师范学院第二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黄作喜,男,生于1966年2月,理学硕士,植物生理学教授,中共党员。现任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内江师范学院“植物学(农业资源利用方向)”重点学科负责人。198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生物系,1999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1999~2003年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从事高档球根花卉的研发。2003年至今供职于内江师范学院,2008年晋升为教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子课题1项;主持云南省及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6项,市级开发项目1项、横向课题3项。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云南植物研究》等重要核心期刊近20篇,创建了微型雌花诱导的研究模型。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编《鲜切花生产技术》。2007~2013年被内江师范学院聘为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2010年获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曾被评为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执讲植物生理学、花卉栽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
敖光辉,男,生于1965年11月,汉族,四川广元人,本科,教授,中共党员。1992年至2008年任内江师范学院生物系副主任、主任、监察审计处处长、物资设备处处长,现任生科院正处级组织员。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20年,先后担任“植物分类学”、“遗传学”、“普通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工作及植物生态学和遗传育种学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共3项。在《遗传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四川大学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保护生物学》和《植物学实验指导》教材两部。

陈文年,男,生于1968年02月,四川成都邛崃人,中共党员,教授。2009年0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植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先后主持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教育厅成果转化重大培育项目、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内江市科技计划项目、学校教改及基础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还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学校重点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讲《植物形态解剖学》及实验、《植物系统分类学》及实验、《普通生态学》、《保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等多门本科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Plant Biosystems》、《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草业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授权专利1项。

李武,男,生于1986年9月,湖南湘阴人,九三学社社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加拿大)基础医学院进行联合博士培养。于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联合博士后研究。
现任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会员,四川省植物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人源及水产动物源重要致病菌耐药及逃逸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及药用植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筛选、鉴定与产业化开发。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主讲《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以共同作者发表Nature、Science各一篇。获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九三学社内江市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指导大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多项荣誉。

吕云云,男,1987年6月生,河南南阳人,群众,副教授。201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基因组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会员,担任《BMC Genomics》杂志编辑。长期从事动物学、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研究,主要关注基因组遗传变异与表型特征的关联机制,以及动物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其研究以多组学综合分析为核心,旨在揭示物种遗传规律与分子调控机制,尤其聚焦于脊椎动物(特别是鱼类及两栖爬行类)特有性状的适应性演化。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C类)、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市厅级和横向科研项目共10余项。在《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Science》《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20余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三项,获内江师范学院“科研先锋”称号。

蒲伟,男,生于1988年11月,四川崇州人,中共党员,讲师。2018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20年至2023年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负责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工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和系统代谢工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定位于开发细菌的系统改造、基因组自动进化和高通量筛选等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解析微生物的生理代谢与调控机制,应用于高附加值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重要药物中间体的高效生物合成。
先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科技攻关等项目;主讲《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课程。近年来,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7篇),申请专利15项(授权12项,PCT专利1项)。

曹秀,女,生于1985年1月,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副教授。2014年12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生命科学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果树生理生态、植物营养,植菌互作等研究。主研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1项、华中农业大学自选项目1项、参与2017年省级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专项资金-粮油绿色高产高校示范、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项目等项目。近年来在《Agriculture》、《Scientia Horticulturae》、《应用生态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南方果树》、《植物生理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四川省级一流课程“微生物学”。获内江师范学院课程思政讲课比赛三等奖、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及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曹松龄,男,博士,中共党员,生于1987年3月,四川眉山人。2019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现任生命科学学院专任教师,曾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赴新西兰联合培养2年,主要从事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新西兰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先后在《People and Nature》、《Ecological Indicators》、《广东农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校级教研教改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新型实用专利3项。

王娟娟,女,生于1986年12月,陕西汉中人,党员,2019年获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学位,生物技术专业教师,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中级食品检验师,牛羊产业协会、内江市营养师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牛羊健康养殖及其相关营养代谢机制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前期研究专项项目3项,主持参与四川省、内江市及校级项目10余项,协助企业完成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申报及养殖关键技术推广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相关论文20余篇,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项目获国家、省市级及校级项目10余项,并多次获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Muhammad Idrees,男,生于1985年3月,巴基斯坦人,教授。2018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研究领域涵盖植物分类学、系统学、进化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植物学。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内江师范学院特别研究项目,主研四川省科技厅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和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面上项目。主讲《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Forests》《Plants-Basel》《Phytotaxa》《Kew Bulletin》《Novon》《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1篇;参编《Plants as Medicine and Aromatics》。2篇论文荣获内江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3次获得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此外,还获得四川省外籍高层次人才证书,并入选中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计划。
史典义,男,汉族,1978年生,山东烟台人,农学博士。主要从事植物遗传分子机理及测序数据分析等研究。2008-2011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获博士学位。2012-2015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水稻钾离子通道蛋白在光合作用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以第一作者及共第一作者发表于《Plant Physiol Biochem》、《Plant Cell Rep》、《Sci Hortic-Amsterdam》、《PLoS One》、《分子植物育种》、《遗传》、《植物生理学通讯》等期刊,并以第一发明人申报专利1项。

宋中平,男,1990年9月生,四川宣汉人,中共党员,讲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博士学位。入选四川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名单。现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教研室主任,专注于植物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创新利用。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并主持市厅级项目。主讲《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BMC Plant Biolog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ant Genetic Resources: Characterization and Utilization》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并以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 Genetics》、《Plant Disease》和《园艺学报》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已授权专利1项,获批省级植物新品种1个。荣获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黄兴传,男,生于1982年2月,山东临沂人,群众,讲师。2022年6月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市级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校级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主讲《植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Virolog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国外期刊发表论文2篇,在《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等期刊参与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大学生获得全国生命科学竞赛四川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

王琰,男,汉族,生于1990年9月,山西太原人,讲师。农学博士,期间在UK Rothamsted Research博士联合培养。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主持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研/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讲《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共一)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封面)、《Molecular Breeding》、《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New Phytologis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授权专利1项。
李兵娟,女,生于1987年6月,山西夏县人,农学博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信息学等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近年来在《. Plant Disease》、《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Journal of Proteomics》、《BMC Plant Biology》、《Plant Molecular Biology》、《生物技术通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篇。作为第二申请人参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

王磊磊,男,生于1991年06月,河南省汝州市人,预备党员,讲师。2022年0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植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班主任。四川省植物学学会、遗传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天冬产量和品质调控研究。
先后主持内江市科技局项目一项、内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一项、教改项目一项;主讲《植物学》《遗传学》等课程。获内江师范学院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及以下组三等级;指导大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暨第三届、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三等奖各一项。

方馨玫,女,生于1994年3月,四川内江人,中共党员,讲师。2022年12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植物病害鉴定、病害生物防治及病原寄主互作研究。主持市厅级开放课题一项、校级重点项目一项,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讲《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以第一作者在《Biomolecules》《Plant Disease》《Journal of Fungi》《Genomic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6篇;指导大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省三等奖。

刘欣,男,生于1987年,讲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重要功能基因的发掘、定位及功能分析研究。先后参加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主讲《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和《药学概论》等课程。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BMC plant Biology》、《Bangladesh Journal of Botany》、《分子植物育种》和《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省级奖项若干、指导学生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若干。

丁醒,女,生于1986年6月,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讲师。2021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转基因及遗传育种相关研究。先后参加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8项;主讲《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Plant Science》、《西南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王朋朋,男,汉族,生于1988年7月,河南安阳人,农学博士。主要从事植物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专业方向的研究。先后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棉花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项目。近年来,在《the Plant Journal》(SCI一区,IF=6.417)、《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SCI二区,IF=6.627)、《Scientific Report》(SCI三区,IF=4.379)、《PLOS ONE》(SCI三区,IF=3.752)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在读期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等称号。

周丽敏,女,汉族,生于1988年3月,河南安阳人,理学博士。主要从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方向的研究,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近年来,在《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SCI一区,IF=9.229)、《Analytica Chimica Acta》(SCI二区,IF=6.558)、《Scientific Report》(SCI三区,IF=4.379)、《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项。在读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三好学生”等称号,工作期间获得“新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等荣誉。
张鹏,男,生于1984年2月,河南安阳人,博士。硕士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拟南芥磷脂酶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博士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课题组,博士期间主要从事热胁迫下水稻生殖器官发育的研究。主要从事水稻抗逆和营养相关基因的研究。近年来在《New Phytologist》(一作,5-year IF=8.085),《Development》(5-year IF=5.553)等杂志发表论文3篇。

王辉,男,生于1982年8月,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副教授。2006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遗传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中国遗传学会会员,四川省植物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地方特色经济植物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
先后主持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各类教育科研项目12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专项等项目10余项;主讲《遗传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tia Horticulturae》《草业科学》《中草药》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7篇,授权专利4项;主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二奖以及内江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指导大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省级各类奖多次。

彭慧娟,女,生于1989年2月,四川资中人,中共党员,讲师。2015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发酵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专任教师、生物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四川省皮革学会理事、四川省遗传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生物质综合利用方面的科学研究及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教学工作。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项目多项,主持校级科研和教育教学项目4项。主讲《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等课程。获第四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内江师范学院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校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大赛三等奖、校级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校级第五届优质课讲课比赛三等奖以及内江师范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实践教学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史晋绒,女,生于1986年1月,山西太原人,中共党员,高级实验师。2011年7月毕业于西南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主要从事动物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
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内江师范学院成果转化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主讲《细胞生物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5项、主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教材1部,主持并结题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内江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1项,第七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内江师范学院2018-2019学年度和2021-2022学年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5-2016学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指导大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竞赛铜奖1项,各类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共计10余项。

徐丹丹,女,生于1986年8月,党员,高级实验师。2013年6月毕业于西南大学动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市厅级项目、校级项目以及各类横向项目,主研/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团队教师横向项目等。主讲《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课程。以第一作者在《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 》、《Mitochondrial DNA》、《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水产学报》、《淡水渔业》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2项;主编实验教材《生物化学实验指导教程》。指导大学生参加一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