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公告 >> 正文
大学新生防骗温馨提示
    来源:   编辑:   查看:

大学新生防骗温馨提示

开学季,也是新生可能被骗的高发期,提醒新生们注意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尤其是要注意识别以下常见骗术:
第一类:“热心”帮忙
骗子在车站、校门口冒充新生接待,“热情”帮忙看管行李等物品,借机偷走行李。遇到过于“热心”的“师哥师姐”也许是别有用心的人。防骗提醒:贵重物品箱包自己拿。
第二类:冒充老乡
骗吃喝、骗钱、骗物的“老乡”借帮忙找家教、找临时工作之名行骗。和新生套近乎,骗取信任,盗走财物。防骗提醒:对陌生人要想办法确认其身份,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财产。
第三类:假冒师长
假冒老师或学长,进入教室,收取班费、材料工本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
防骗提醒:尽快熟悉自己的辅导员老师和学生干部,遇到这种事情要认真核实。
第四类:消费陷阱
到寝室卖东西和推销东西,例如学习用品、电话卡、化妆品等,以及骗子持着假工作证、景点材料推销低价旅游,并以提成为饵,让受骗者掉入消费陷阱。
防骗提醒:不轻信推销,买东西去正规超市;入学后先适应学校生活,不急于外出游玩。
第五类:手机诈骗
以校方返还学费等为由,通过电话或者短信,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防骗提醒:如果收到此类电话短信,即使上面挂着学校的名字,也不要相信;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情,需认真核实求证。
第六类:编造谎言
骗子用骚扰电话迫使新生关机,然后假称是同学或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说孩子生病或出车祸急需汇钱。    防骗提醒:遇到此类情况,家长应该核实真假,切勿慌乱、匆忙转钱。
第七类:虚假承诺
骗子多自称是某品牌代理商,且毕业于该校,在大学里找该产品的学生代理,以低价位中介费向学生提供兼职。防骗提醒:谨慎对待各种中介和工作介绍,不要盲目找各种兼职。
第八类:利用同情心
骗子假装问路,说自己财物丢失,利用新生同情心骗取现金或者手机,进行诈骗。
防骗提醒:在助人的同时也要提高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借手机或者现金。
第九类: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短信群发功能,发送在某商场用银行卡消费若干金额的内容,并留下咨询电话。受害人拨打电话后,被要求持银行卡到ATM机输入密码进行所谓的“查询、设置‘防火墙’保护、开通网上电子银行帐户”等操作,实际是进行诈骗转账。防骗提醒:不要轻信。
第十类:中奖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短信群发大量中奖短信、在网上设置弹出窗口等手段,假称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非常6+1中奖”,“星光大道栏目中奖”等中奖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防骗提醒:不要贪图蝇头小利,轻信中奖消息,天上不会掉馅饼。
第十一类:谨防网贷诈骗
网络上打着“无抵押、利息低、放款快”的小借贷公司都是行骗行为,切莫掉以轻心。
防骗提醒:日常消费量力而行,兼职妥善保管好身份证,不要贪图蝇头小利。
 
学生处  保卫处
2016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