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原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选送的作品在全国300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多项奖励:陶敏的《春水何故绿如蓝-蓝藻的生物学特征与优势》获全国二等奖;王辉和肖小君的《微茎尖培养脱毒技术》、徐丹丹的《蛋白质的浮浮沉沉》分获全国三等奖;史晋绒、曹松龄获优秀制作奖;我校因组织出色获优秀组织奖。
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学三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联合举办,自2014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八届。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高质量课程资源共享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旨在促进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专业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大赛已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科学院高度重视教师教学技能提升,2021年组织参赛教师团队积极备赛,在《水生生物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生物化学实验》等生命科学类课程中,精选课程片段,反复打磨,按要求制作教学视频与其他参赛材料,经过预审与专家评审等重重环节,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本次参赛成绩是我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着力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智慧教学能力,响应《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指导要求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我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充分展现,充分彰显了我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优秀组织奖](/__local/5/8D/81/CEDD0B73D60CF91E2096B779C0E_792582CD_8944.jpg?e=.jpg)
![陶敏](/__local/4/A8/11/D5016B5C1EDD7FE326C51011964_69821DDD_8A1B.jpg?e=.jpg)
![肖小君](/__local/0/68/44/1C10926E296988AE48E20A5B617_3192DE77_8A00.jpg?e=.jpg)
![F8843DA2182F251CC2915FC04647F834](/__local/C/38/2E/85730C086F70DA4D05EE2A6E705_4F76C7A6_3D237.png?e=.png)
![](/__local/0/4C/83/891CE1248A77DB3106951D3B09A_DDB8AAE1_81E1.jpg?e=.jpg)
![](/__local/6/67/5B/92FDC8C83BE4961CA9D7207B3BD_1425E5AE_43B95.png?e=.png)
![](/__local/C/D9/01/379D260F7B77442D81B173C8607_EB336AA0_40CAD.png?e=.png)
![ORJ9V$6)Y9V{]$9O_HZADGR](/__local/5/F7/B2/2CC45DA440361D60F11499C0CD5_3F5A8A99_8140.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