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载体赋能教学提升教学水平,构建教学新样态是值得全体教师深度思考的问题。4月14日,生物技术教研室联合实践教学教研室在生科院B320教室开展了以“AI赋能课堂教学、课程建设”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以“AI+教育”的融合趋势和实践为切入,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彭慧娟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介绍。首先,彭老师系统介绍了AI技术在智慧课程建设方面的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化教学辅助工具及学习支持系统、智慧化内容组织形式、多智能体及专属指令库。随后,给老师们分享了教育部认证的50个“AI+高等教育”标杆案例,其中覆盖智能教学、虚拟仿真、知识图谱、学业预警等全场景,既有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的“大模型+课程”创新实践,也有AI助教、智慧实验室、虚拟仿真平台等前沿应用。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AI技术如何贯通“教-学-管-评”全链路,更揭示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技术赋能育人”的核心逻辑——从知识传习到能力教养,从单向输出到人机协同。最后,为了让大家切身感受智慧教学的实施过程,结合专业方向分享了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混合式教学创新大赛的国赛视频。活动尾声,老师们结合研讨会内容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全体教师深刻领会到,AI技术已然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要深刻把握“AI+教育”的内涵,主动对接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深化AI技术与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以智能化手段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文:彭慧娟;图:刘欣;初审一校:蒲伟;复审二校:陶敏;终审三校: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