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2018年1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相关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内江师范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 》,结合我院实践教学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我院创新创业育人特色。
二、构建原则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以创新创业课程为抓手,以学科竞赛为纽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联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针对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理论实践并重原则
系统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针对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实习实训缺乏真实生产环境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教学做相统一。可按照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实施课程和教材建设、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施质量保障措施的思路,实现实践教学体系与生产实践一线的无缝对接。
(二)整体性原则
以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全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整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课程中,使创新创业的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全程化原则
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实际,有针对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一到大四不同阶段,逐步通过氛围营造、专业知识传授、实践训练、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成果孵化等,让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创新创业技能,为今后创新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
建立“233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依托2大平台,通过3大抓手,经过3层次训练,达成1个目标(图1)。
图1 生命科学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创新创业教育2大平台
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校内平台为依托,着力开展基础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通过开展“挑战杯”、生物学科竞赛、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等活动,将理论和实践的无缝衔接,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和技巧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以相关企事业单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通过开展创业调研、企业走访、课程见习、实训、专业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企业内部,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创业成功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将专业理论教育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技巧。
(二)创新创业教育3大抓手
1、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精心组织挑选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汇聚创新创业优势资源,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提供高水平引路人。具体来说,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导师不仅奋战在学科竞赛、大创项目的指导前线,更把优秀本科生带入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学术课题的研究。
2、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孕育提供丰厚的学术土壤,每个专业建设2-3门典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面向本学院各专业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学科专业类课程,面向具有基本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并对创新创业实践感兴趣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
针对正在创业或已创业的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通过多种途径开设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大讲堂、导师一对一指导等,与创新创业学生进行案例共享、实务指导、项目诊断、融资指导等,切实推进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和已运营项目的良性发展。
3、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注重创新创业文化形成,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教研室、重点实验室、团委、学工办等多部门联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交流会、科技实践活动周等活动,让低年级的学生尽早接触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其探究创新兴趣点,活跃创新创业氛围。
(三)创新创业教育3层次训练
1、基础训练
通过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型实验课程、开放型实验课程等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具备基础的创新创业素养。
2、专业训练
通过学校大学生科研项目、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团队式毕业论文等,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基础创新创业技能。
3、竞技与实操训练
通过内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部级以上生物学科竞赛、挑战杯等,强化创新创业技能,进行创业成果孵化。
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施保障
1、健全组织机构。
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学校及相关部门指导下,生命科学学院将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成立由院长、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院创新创业工作,制定学院中长期创新创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荐创新创业项目,力争实现全院参与、全员育人。
2、完善工作制度。
结合生命科学学院自身实际情况,出台学院各种保障创新创业运行的政策,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年终绩效考核中,并建立专项调研考核制度,每学期对各教研室的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总结,全面了解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进展,充分调动各教研室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一是选拔具有先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优秀教师组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侧重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等的知识讲授;二是聘请熟悉创业及有创业经历的社会名家、有创业实践经历的优秀校友担任兼职创新创业教师或创业导师,承担一定授课任务,开设讲座、开展案例讨论和创业实务指导等。
4、搭建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
夯实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微实践活动;成立开放的创新创业工作室,鼓励支持广大师生的科技发明创造,为师生搭建实现创业和互动交流的平台。
五、本方案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