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专业设置
历史沿革
师资队伍
党建工作
机构设置
党规党纪
政治学习
党建活动
工会活动
教学管理
教学信息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实验室建设
学科建设
学科动态
专业建设
科研工作
科研动态
科研管理
科研平台
学生工作
管理制度
班团活动
创新创业
学生活动
团总支学生会
评估认证
制度文件
专业认证
专业评估
校友之窗
招生就业
招生工作
就业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机构设置 >> 正文
十六个人撑起一片蓝天
来源:
编辑:
查看:
雷锋,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再简单不过的符号”,即可以简练成三个字——做好事!因为早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其短暂但极有意义的的生命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精神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长,为我们做着最好的榜样。而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有着这么一支队伍,也叫“雷锋”。
——题记
雷锋——我们共同的名字
2012年7月15日,我校生科学院党总支“创先争优—雷锋同行”服务队在西区图书馆集合、整队出发,开始了在资中县配龙中学进行为期15天的义务支教。从最开始组建这个团队,队长曾杰要求的是:我们既然是去支教的,那就一定要对得起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作为服务队你的每一员,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当帮着老爷爷运送完玉米到场坝,当面对他执著地追问姓名,我们不约而同地回答“我们就叫雷锋”。或许,我们的团队还不足以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奉献的力量,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仰,我们坚持用自己的光亮照亮他人生命中黑暗的角落;或许,我们的努力会被看做是幼稚、愚蠢,被人当成笑柄,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准则: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或许,当我们使尽浑身解数后才发现自己的成绩对于别人的窘境只是杯水车薪,当我们依然期待从这里点燃的星星之火可以燃烧更多人奉献的激情。
所以,奉献是我们的初衷,也将一直是我们的信仰,是队伍里所有人灵魂的基调。简简单单的一句“雷锋”,不单单是一句随意的称号,更多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在教育和农业方面的体现,也是我队所有人坚忍不拔的深深寄托。
家访——雨天里的不速之客
7月16日,为了全面了解学生们的家庭情况和具体的住址,我队全体志愿者加入到了“护送学生回家,真情家访”的活动中。家访开始艳阳高照,让学生和志愿者们汗流浃背。可到护送完一半的学生后,天空又开始下起雨,雷声夹着闪电让我们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路上。
当家长看到我们冒雨把孩子护送到家时,他们质朴、厚实的性格特点和平凡但不失谢意的话语让此时的我们受宠若惊。在他们一再的挽留和劝说中,我们继续家访的脚步依然坚定。所以,到我们离开的时候,有一位家长跟着我们走了一程又一程,直至队伍消失在山中。
当志愿者们返回学校时,天空几乎漆黑。低头看每个人的鞋和裤管,没有一处能够看出原来的颜色。“走在路上时,我只是觉得我的鞋子重了好多。”队长曾杰说。
这次的家访是艰辛的也是意义重大的。或许,没有这次家访,家长们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也不会将这个支教活动做得风生水起。
支农——我们爱帮,我们愿助
7月21日和7月27日,为了能够减轻农民的压力,我队全体志愿者利用支教的空余时间分别前往地里和场坝帮助农民们除草和晒玉米(特别是帮助劳动力不足和劳动主力年纪较大的家庭。)
支农是我们本次活动的另一目的,所有的队员没有一个临阵退缩。当我们撑着伞走到那片地时,半人高的杂草几乎让我们很难发现里面的粮食植物。我们放下伞和包,卷起裤腿就投入到除草中。几名男队员负责清除高大的杂草,女生则蹲在后面清理剩下的低矮植物。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在这样的雨天清理地里的草,时不时还有女生被虫子吓得“哇哇”大叫的,着实是很大的挑战。
第一次支农遇到雨天,第二次我们的爱心和激情还是受到了威胁。天才刚刚亮,橘红色的太阳已经挂在树梢。开始帮爷爷奶奶运送玉米时,男生率先冲到楼上装好玉米并搬到楼下,见放在玉米袋旁边有一辆小推车,身材瘦小的队员朱丹丽脱掉高跟鞋就开始推运玉米,歪歪倒倒的样子让爷爷奶奶笑弯了腰,直夸我们善良、能吃苦。
活动——主打特色,激发创造
从策划本次支教活动开始,我队队长曾杰就提出:“我们支教最大的特色是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多样的活动中学习并激发他们创造的思维。”
来到配龙中学后,学生们上课时胆怯和羞涩,让我们觉得培养他们的自信是首要任务。最开始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几乎都是低着头,从来都不主动回答问题。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找配龙中学的赖校长反应,校长的歉意和期望再一次让我们坚定了要改变他们的决心。
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都安排成活动课,所有的志愿者陪同孩子们一起完成活动的任务。
“好书我推荐”是活动课系列的开始。第一次的推荐活动,是志愿者们让学生们回家准备好了再举行的,开始前由志愿者介绍一本书做示范,但真真开始让学生们上台来讲的时候,每个班敢举手、能上台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所有的志愿者们并没有灰心,继续鼓励孩子们勇敢大胆一点。
第二次的活动是“安全知识竞赛”,采用抢答的方式举行。当班主任把铅笔、本子等奖品往讲台上一放,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在这次的比赛中,孩子们无论是举手抢答的状况还是与老师的对话都有了明显进步。从最开始的不敢说话到现在勉强敢举手,孩子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我们努力付出的最好嘉奖。
还有最具志愿者们专业特色的“认植物”、“学做标本”课外活动。学生们说以前从来没有去校外的课,更不知道那些杂草和小树竟然叫“龙葵”、“景天”、“紫薇”等。当孩子们高兴地采回自己喜欢的植物,学者志愿者们给植物去土、除杂叶等,所有的人都明白孩子们又进步了。最后,志愿者们帮助孩子们帮标本夹在报纸里压好后,孩子们不约而同的掌声确实让我们感动了一番。
还有后面的“制作叶脉书签大赛”,孩子们小心刷树叶和志愿者煮树叶的场景融为一体,与药品的味道混合,孩子们的心扉真正打开来了。我们的“五谷汇大赛”也是活动中的重头戏,三个年级的孩子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完成用红豆、大米、黑豆等五谷拼成的画。在那次活动中男女生围成一团,刷胶水、贴豆子,所有的一切都让孩子们明白只有团结一致、分工合理才会取得成功。
课外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轻松快乐,更重要的是在他们欢乐的同时把知识和道理融入其中,寓教于乐才是境界。
最后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次师生共同配合的活动。不仅如此,我队还联合了当地政府共同完成。一上午,学生们跟着自己的带队老师,当志愿者们扫地时,学生们就在一旁为群众们讲解清洁环境的重要性。志愿者们和学生们的汗水都在脸颊流淌,衣衫已经打湿贴在身上。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相信不仅是群众还是学生,他们都对环保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志愿者们觉得一天的劳动没有白费。
感恩——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7月25日,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父母亲抚养他们的不易,让学生和家长来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我队在配龙中学举行了“感恩父母”交流会。很多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善于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可是在交流会上,很多孩子和家长哭成一团,他们在只一刻真正体会到对方心里的炙热。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能够尊重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所有学生脸上的微笑被皱眉所取代,甚至前排的几名女生也呜呜的哭起来。坐在后面的家长,有的使劲眨着眼睛,有的也已经双手掩面开始哭泣。
当活动进行到最后,主持人对所有今天来参加交流会的家长表示感谢,家长纷纷上前与志愿者们握手道别。在 主持人的提醒下所有的学生都张开双臂给了父母一个拥抱,暖暖的爱意传遍教室里。
志愿者们不仅仅带领孩子们向自己的亲人表达感谢之情,也让部分学生参与到了“关爱老人”的敬老院献爱心之行。7月26日下午一点,我队全体队员及六名学生在配龙镇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乘车前往敬老院。全体积极都入到打扫卫生的劳动中,期间队员们还完成了帮忙搬运冰柜和冰箱的任务。
当志愿者们为他们献上《学习雷锋好榜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时,后面的一位老爷爷跟着唱了起来,手还打着拍子。最后,文艺演出以全体志愿者表演《感恩的心》手语结束。最后搀扶老人们进房间,并分发带来的毛巾、香皂、蚊香等日用品,老人们的声声“谢谢你们”让我们和孩子们觉得受到的酷暑和劳累都值了。奉献是一种力量,如果有爱,那我们相信能够创造奇迹。当听说我们即将离开时学生们不舍的眼神,我们明白,经过这半个月他们已经完全打开心扉接纳了我们。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更没有永远的陪伴。我们十六个人撑起的天空即将结束,孩子们应该学会勇敢坚强,自信地面对未来。
后记:
此文写于2012年我队完成暑期社会实践的尾声里,笔者跟随了服务队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期间见证了所有人从火热出征到紧张有序工作,再到离别时的不舍,我一直被感动着。从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到用自己最大的力量改变孩子,这一路有太多的故事,正是他们的兢兢业业和小心翼翼,此次光明而神圣的支教活动才能这么圆满地完成。让我们向“雷锋们”致敬,向这群可爱的人儿致敬!